日期 : 2014/10/4
江之島(江ノ島)是位於日本神奈川縣藤沢市的一個周長4公里,標高60米的連島沙洲,在片瀨江流入日本相模灣的出海口處,是湘南地區的中心,也是相模灣沿岸的一個觀光勝地。而鎌倉曾是日本歷史中主宰政權近141年的幕府根據地,到處充滿古都特有的靜謐,清幽的寺院讓人忘卻都市的塵囂,盡情感受日本歷史與文化的洗禮。
在當地朋友熱情邀約下,開車帶著我們直奔位在湘南區相模灣出口的江之島,沿途巧遇在台灣卡通常見的江ノ電車駛過,與沿岸特色建築形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。
在通過江ノ島大橋後,即進入江ノ島域,沿街新鮮海貨透著海的味道,頗有台灣南部墾丁的南洋風情,悠閒而慵懶的感覺,吸引了大批遊客與重機車隊的造訪。
青銅鳥居(神域門牌坊);矗立於江ノ島入口處,是藤沢市的指定文化財產,重建於文政4年(1821年),掛於門上正中的匾額題字為「江島大神明」,穿過鳥居後鱗次櫛比的土產店延伸在熱鬧的參道兩旁。
江島神社。瑞心門;在參道末端為江島神社的入口鳥居,其後的瑞心門雄偉參天,由此開始登階而上,若不想爬樓梯,可由搭乘旁邊的收費電扶梯扶搖直上。
福石;在穿過瑞心門沿階而上行途中,會經過一處福石,相傳在此處被石頭半島的盲人御醫杉山和一,因當時在偶然間撿到竹筒而內有松針,受此啟發而設計了管針灸術,進而被晉升為關東總檢校一職,在那之後,傳說能在此撿到東西的人,日後必會福星高照,而此石也就被稱為福石。
江島神社;島內共有三處,分別為邊津宮、中津宮、奧津宮,總稱為江島神社。這三處神社裡各自供俸著護海的女神,而邊津宮為其本殿,奉祀著「田寸津比賣命」神,建永元年(1206年)僧人良真搬遷了此莊嚴的神殿,而現有的神殿是昭和51年(1976年)改建的。
奉安殿。八臂弁財天;江ノ島的弁財天是日本三大弁財天神之一,其它兩大弁財天神供奉於安藝宮島及近江的竹生島,在信仰目的隨時代的變遷,從鎌倉時代為勝利祈禱(八臂像),至江戶時代轉為祈求藝術和音樂方面的精進(二臂像),而旁邊錢洗白龍王黃金淨水,這裡也可以洗錢,據說越洗越會長錢,代表著財運旺旺來的意思。
在參拜完江島神社,隨行的日本友人抽得上上籤大吉,樂不可支也。
龍宮;少見的洞窟造型的神殿,祭祀著龍宮大神,供人祈福參拜。
江ノ島大師;創建於平成5年(1993年),是鹿兒島高野山「最福寺」的分寺,這座寺院的主要奉祀著赤不動佛像,也陳列了極佳的中國刺繡佛像。
沿途由山頂俯視湘南港區,排列整齊的遊艇在船塢的美景盡收眼底。
展望燈台;因明治時期在此建造庭園的廓京先生而得名,並以國際交流為主題重新整修的江之島植物園,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,同時也重建了高59.8M,在海拔119.6M的新瞭望燈塔,可以遠眺南方大島、西方的富士山、東方的三浦半島全景,以及日落黃昏不斷變化的美景。
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,參訪完美麗的江ノ島,回到了地平線,依戀著美麗的海景,轉往下個景點,繼續著自由的行程。
接著我們驅車前往位在鎌倉市大異山的高德院,裡面供俸著難得一見的巨型大佛,也是在日本少見的形體祭祀的寺院。
高德院。鎌倉大仏;高德院位於日本神奈川縣鎌倉市的長谷,是一間佛教淨土宗的寺院,供奉的本尊阿彌陀佛,俗稱為「鎌倉大仏」,坐落於大異山,高達13.35米,重約93噸的青銅坐佛,是日本指定的國寶文物,象徵著鎌倉時代的佛教雕塑品。
參訪完大佛,轉往位在鶴岡的八幡宮,在進入八幡宮前朱紅色鳥居,沿著有名的若宮大路前行,這是一條長500M的美麗櫻木花道,必須在櫻花季時來此,才能欣賞到美麗壯觀的櫻花海步道的盛況。
鎌倉。鶴岡八幡宮(つるがおかはちまんぐう);是源氏家族與一般武士的守護神,鶴岡八幡宮是日本三大八幡宮之一,也是古都鎌倉的象徵性地標之一,在幕府時代一直佔著日本歷史重要的一章。
鎌倉。宇賀福神社;文治元年(西元1185年),宇賀福神託夢給源賴朝,說要用西北方山谷裡湧出的泉水去供奉神佛,天下才會太平,於是源賴朝下令依夢中神明所指示之處去挖掘,果真泉水潺湧而出。源賴朝於是便在此地設立神社,祭拜夢中所遇見的宇賀福神。
這是一個可以光明正大洗錢的地方,與江ノ島錢洗白龍王的黃金水功能相同,而此水更為正宗,也是本次大夥特別在行程結束後又另新增的一個必到的景點,雖然在眾景點中路途最為遙遠,需步行上山,穿過隧道才能找到這靈仙之地,但大夥仍不畏辛勞的來此洗錢,祈求生錢子、弁財天。
END.